初審編輯:魏振彬
責任編輯:鄧夢嬌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李童童 王金慧 通訊員 徐立行 牛玉 臨沂報道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山東省平邑縣臨澗鎮黨委以黨建引領激活集體增收一池春水,聚焦強村富民,努力探索一條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民心、引領發展的好路子。
做活“清欠”文章,撥正方向力追欠款。制定實施《臨澗鎮村級財經管理辦法》,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化、資產資源經營透明化、合同管理規范化、審計監督常態化,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其中澇泉村黨支部將清欠作為強村富民的重要抓手,村“兩委”通力合作,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代表大會對村內多年來應交納未交納的承包費拖欠現象進行梳理,理清楚村集體與承包戶之間的賬目關系,按照“多退少補”的原則,本輪累計清欠40余戶拖欠村集體的16余萬元承包費。
做活“土地”文章,突破藩籬勇闖新路。印發《關于開展“講忠誠、勇擔當、抓落實、創一流”專項活動的實施意見》,鼓勵村黨支部帶頭“破冰”,將發展思路聚焦在群眾致富增收上。今年以來鞏家村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聚焦強村富民目標,引進山東鞏固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00余畝,發展羊肚菌,血麥,有機蔬菜等,每畝為群眾帶來800元的收益,同時帶動本村50余名勞動力就業,讓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做活“喚醒”文章,注重挖潛盤活資源。實施“閑置資源復活計劃”,印發《臨澗鎮關于盤活用好農村集體閑置資產的實施方案》,建立盤活閑置資產長效機制,摸清全鎮各村閑置資產底數和現狀,進一步盤活村級閑置資源。其中東莊村黨支部認真對村內資源進行挖潛,推動資源有效整合,將原來撂荒種植楊樹的16畝土地整理后,用于丹參、玉米等種植,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2萬余元,讓村集體經濟活起來,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初審編輯:魏振彬
責任編輯:鄧夢嬌